先進榜樣 | 匠心獨“運”鑄成“峰”——記蠶庄金礦充填車間主任郭正成

時間:2024.04.18 403 字號


2007年,郭正成從一名莘莘學子步入工作崗位,從一名基層職工到班組長再到主任,轉變的是崗位,不變的是初心。工作中,他認真嚴謹、務實創新,兢兢業業、任勞任怨,多次獲得企業“崗位標兵”和“優秀工作者”等榮譽稱號。

知難而上,勇攀高峰。2019年9月,企業充填車間成立,他迎難授命擔任車間主任一職,一項新業務的開展註定會面臨各種困難。從成立充填車間開始,膠結充填一直是車間業務的命脈,從無到有,從簡到精,目前正煥發科技的活力,帶動了綠色礦山建設和可持續發展。郭正成作為車間負責人,不僅有着顧全大局的統籌思想,也煥發出青年一代的敢想敢幹魄力,他一貫秉承“從實踐索真知,向技術要效益”的工作思路,先後對上庄、河東兩個充填站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,優化了產業布局,提升了作業品質,均實現了“一鍵充填”自動化;着手打造的膠結模擬實驗室,從原料配比到效果反饋,通過實踐,總結出大量數據,目前應用覆蓋了大部分采場;提出的砂倉底部錐形改造並應用,延長刷倉周期一倍以上。

搭建舞台,實幹創效。任何新工藝的從無到有,都會經歷短暫的繁盛期,同樣,膠結充填落地之初,得益於其在安全、支護、回採的突出貢獻,井下待充填采場一度到達30多個,充填膠體供不應求,但是采充平衡后,細尾冗餘的問題日益凸顯,最後的退路是一部分細尾進尾礦庫,在大多數人看來,新工藝的過度階段需要時間和成本,維持現狀重啟尾礦庫也無可厚非,但是郭正成總會說“咱們有責任去摸索切合實際的充填工藝,能折騰自己,就別折騰兄弟車間了”。從此,郭正成帶領技術員、班長兩點一線,白天到采場,晚上在實驗室,不斷探求細尾的“細度”極限,短短一個周,將粗細尾砂比例從五五分到七三分,守住采充平衡的底線的同時,多出了兩成粗砂,年創造效益780餘萬元。

勇於創新,突破難題。如果說膠結充填的效果是基礎屬性,那效率就是成長屬性,必須做到既快又好。膠結充填技術穩定后,充填效率甚至是續采效率方面存在諸多問題,“采場積水多”“采場陷車”“砂倉滿了”“砂倉放不動了”“井下管路撐破了”等多方面問題蜂擁而至,這也是新工藝落地之初的通病,郭正成說“遇到問題不可怕,各個擊破,我們車間有能力克服這些陣痛”。針對泌水多,那就充分利用細尾和膠結料的吸水性,改良灰沙比和充填濃度,最終,將膠結泌水率降低至10%,膠結期后採掘設備直接進場,還節省冗餘排水量3萬餘噸/年。針對膠體壓強不夠,那就淬鍊膠結技術,駐紮實驗室,探索充填體硬度的臨界點,目前提升到1兆帕以上,陷車問題解決,同時實現礦柱回採、刮地回收礦石8萬餘噸/年。針對砂倉容量不足,那就想方設法變相增加砂倉容積,提出了改進進料桶結構的思路,並製作了迴旋流體進料桶,增加流速,使絮凝劑與礦漿充分混合,快速沉降,砂倉利用率提高15%以上,降低了砂倉轉換頻次。針對倉底結塊問題,他提出了水氣兩用的造漿思路,改進方案並製作去結塊裝置,不僅提高造漿效率30%以上,同時杜絕了結塊堵住管路的問題。針對井下充填管路接頭處抗壓力不足問題,找到了熔接質量是癥結所在,製作了夾具,並總結出一套熔接技術標準,接頭破損率降到零。

最激昂是少年智,最閃耀是追夢人。郭正成從青春年少,到不惑之年,初心不改,步履不停,始終帶着加速度,在追夢的道路上奮力奔跑,一路向前。